關于微景通
智慧旅游:市縣旅游大數據平臺的整體解決方案(圖文)
發表時間:2018-06-01
我國的旅游業正在獲得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,隨著旅游消費觀念的日益成熟,游客對體驗的需求日益高漲,更渴望追求個性化、體驗化、情感化、休閑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經歷。
《“十三五”旅游業發展規劃》中提到云計算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旅游業的應用更加廣泛,產業體系的現代化成為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。同時對全國旅游規劃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1.數據資源共享化
整合多元化的數據資源,經過清洗、轉換,形成統一、標準的數據資源庫,實現數據資源共享、互通、互聯。
2.產業運行數據化
大力推動旅游科技創新,打造旅游發展科技引擎,建設旅游產業大數據平臺。構建全國旅游產業運行監測平臺,建立旅游與公安、交通、統計等部門數據共享機制,形成旅游產業大數據平臺。
3.市場營銷精準化
鼓勵旅游目的地、旅游企業利用多渠道采集數據,實現市場營銷精準化和產品與服務個性化推薦,提高市場營銷的效能。
4.行業管理智能化
提高旅游管理的科學化和智能化水平。積極推動政府相關部門數據資源開放和共享,建立旅游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目錄。
二、旅游市場現狀分析
1.旅游市場增長較快,節假日景區擁堵嚴重
2016年全年,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1.22億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長4.3%。出境旅游花費1098億美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5.1%。2017年是實施“十三五”規劃的重要一年,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。我國旅游市場規模穩步擴大,旅游業在創新發展中繼續領跑經濟增長。
2.各地旅游景點內旅游安全事件頻發
國內旅游周期集中,游客密集,旅游意外事件時有發生。
3.旅游行業規模大、涉及產業多,需要大數據平臺做數據分析
旅游產業涵蓋較廣,包括餐飲、酒店、交通、零售、娛樂等行業;
我國游客市場規模較大,游客時空變動性強,產生數據量較大;
旅游行業涉及到數據包括游客屬性數據、交易數據、社交數據等,數據維度十分豐富。
4.旅游行業信息化建設滯后
與旅游行業整體快速增長相比較,旅游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,旅游系統現有信息采集周期長、成本高、信息不準確和游客細分能力差。
三、旅游大數據平臺應用場景
1.政府(旅游局)
借助旅游大數據平臺,協助旅游監管部門實現旅游信息互通和行業協同辦公,加強旅游行業監管效果,綜合提升公共旅游服務質量。
2.各大景區
旅游大數據平臺幫助旅游景區實現信息化管理,實時掌控景區客流量,保障景區安全,優化游客體驗,發展更多客源,合理規劃景區未來發展。
四、旅游大數據平臺核心功能
旅游大數據平臺功能概述
1.實時客流量監控和分析
利用大數據技術,實時監控各景區客流量,合理調配客流,防止客流量暴增出現意外。
2.游客量及趨勢預測
按周期分析客流量變化趨勢,便于景區整體規劃和旅游資源分配。
3.游客洞察
多維度洞察游客特征,協助旅游景區實現精準旅游營銷。
4.游客來源地特征分析
分析外來游客主要來源地與來源方式,為旅游區域外省市營銷推廣策略制定提供支持。
5.游客消費類型分析
洞察游客各種消費數據,給景區消費設施建設提供參考意見。
6.游客旅游屬性偏好特征
與區域結合的用戶特征全面洞察分析,幫助旅游管理部門深入把握用戶特征,并可直接支持進行精準營銷活動及場景設計。
7.熱門旅游景點、路線分析
根據景區游客游玩人數分布規律,挖掘熱門景點和線路。
8.景區危機輿情
設定游客預警門限和報警級別,并根據歷史數據進行門限變更;景區相關網絡輿情實時監測,針對負面輿情及時預警處理。
本文來源自網絡,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刪除。